3)第21章:好买卖_蓉大爷的逆袭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宝玉却一脸不忿,自己哪里说错了吗?蓉哥儿如今眼里只剩了钱,却哪里还像个国公府的公子,分明就是个商人!

  五天后。

  街边的叫卖声、喧哗声、讨价还价声,不绝于耳,一个凉棚搭起来的小摊位,青布垫上三碗酸梅汤,罗愍头戴瓜皮帽、穿着灰马褂,旱烟袋桌沿一敲,皱起眉头:“贾小公子,你说,叫我们搞民间驿传的去送书?还要南北往返?”

  “不错,当今天子重文章,两位掌柜,如今的时局,什么人的钱最好赚?读书人!笔墨纸砚,哪样是便宜的?尤其是时文书籍,比消遣的还要好卖。”贾蓉微微一笑:“你们,一个搞驿传,一个开书铺,看似风马牛不相及,实则不然,大可以合伙。罗掌柜运江南时文、名家诗书,在北方,必定大卖。”

  贾蓉也不是凭空揣测的,清朝就有商人这样干,大发横财。

  事实上,后人包括当时读书人,或许会简单地认为,古代的商人、农民教育程度低,没啥智商,这就是在侮辱古人和先辈了。

  清朝前期,商人已经完全发明了打广告、买一送一、促销等手段。

  至于小民的智商?明清时期人民健讼,为了打赢官司,不惜自残诬陷,手段层出不穷,多少知县、知府焦头烂额不胜其烦……读书人,大可不必心存优越感,不知变通,在民间也会吃亏的。

  罗愍、沈立春自然知晓其中盈利,但这样还不够,贾蓉如今也是胜券在握道:“两位,若是能使我少年成名,何愁没有赚头?”

  一旦成名,就可以热销,扬名之后才能立万,而且批阅有讲究,必须快速、精准,比如眼下他摆在桌上的这本《老残游记》……定然可以大卖。

  实际上,这两位已然有点动心了,贾蓉的来历、名声,他们也有耳闻的。

  “小哥的这几篇《老残游记》……唔,没有《金瓶梅》好看,怕卖不出几本。”沈立春老神在在地喝茶:“还是《金瓶梅》最好看……小哥你且说说,怎么个参股法?”

  带颜色的好看,你干脆去看《玉蒲团》、《洞玄子》之类的得了,贾蓉好笑道:“不急卖不出去,明年,明年‘世仁先生’的书定然热销。

  其一,我的书、画拿进来,不收钱,一年之内,只收卖出去的一半,另一半,投进来作为经营书铺之用。

  其二,这书铺还是你们经营,我不插手,只按投进来的比例分红,你们若是有深谋远虑,我敢保证,不出三年,书社就能开遍大江南北……”

  两人面面相觑,都有点不信,但沈立春已经猜测到那些书必然是贾蓉亲笔所写了,谓之天才,毫不为过,他如果少年成名,广交读书人,书铺当然是能大大赚钱的……罗高才瞅着书上的署名“世仁先生”,道:“这时我们跟你干,也不亏,小哥的人情

  请收藏:https://m.mf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